电话:010-61518261
邮箱:cepkey@126.com
【最美科技工作者⑱】朱来松:环保“守护者”,谋“未来之事”
2023-11-27 浏览次数:0“环保和教育,一个是美化环境,一个是净化心灵,都是在做关于未来的事。”中电环保股份有限公司总裁、江苏省能源研究会副理事长朱来松,对环保事业始终葆有一颗赤子之心。多年来,他致力于用科技创新守护蓝天、碧水、净土、青山,用“勤谦始终明真知,笃行不倦践两山”激励自己不断前行。“环保事业是做不完的。”他信念坚定,为“未来之事”谋长远,“挑战新领域,竞逐新赛道,还有很多低碳技术、零碳技术等着我们去开拓!”
2001年那一场“无准备”技术攻坚战,令朱来松始终难忘。那时中国电力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,电厂建设缺乏成熟的技术,尤其在环境治理和水处理方面,比如电力凝结水精处理技术,都是来自美国和英国这两个国家。“技术受制于人的感觉很不好。”朱来松说,他们最早接到的一个关于电力精处理的项目,就是因为国外公司中途不愿意继续为某家电厂提供技术服务,“设备不能投产就不能发电,电厂情急之下找到我们中电环保,问能不能做。老实说,我们当时心里也没底,但是为了争口气,还是接下了这个艰巨的任务。”
敢打无准备之仗,即使没有100%获胜的把握,也是需要底气的。好在研发团队前期就已掌握了一些基础理论,最关键的是如何凭自己的力量去调试、使用、维护国外进口的系统和设备,“没有图纸,没有说明书,全靠自己摸索。”朱来松感慨,中国人团结起来力量是很惊人的,中电环保的研发团队和电厂的技术人员一起,憋着一口气,没日没夜地干,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攻克了难题,电厂终于能按期投产。
这一仗的成功,意味着我国有了自己的“凝结水精处理系统的高塔分离技术”。这一偶然事件,也成了中电环保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里程碑。从2003年开始,中国进入电力发展高峰期,国内电厂建设如火如荼。凭借这项技术,中电环保犹如一匹黑马杀将出来,与国外公司同台竞技,经过8年发展,将电力水处理做成国内龙头老大,2011年,中电环保成功上市。
与此同时,朱来松也一直在打有准备之仗。进入环保行业后,他一直忧心于污泥填埋对土壤造成的污染问题,立志解决早年间的城市污泥围城现象。不同于做电力水处理尚有理论基础,做污泥干化完全是从零开始。朱来松带领团队从做研发、做设计开始,再到制造核心设备,进行施工投产,从无到有,最终做成一个系统工程交付给客户。此后,中电环保持续在该细分领域深耕,成为国内污泥干化和处理行业的领军企业。
“一枝独秀”后还要“百花满园”
电力水处理、污泥处理、海水淡化、生物质耦合处置……多年来,朱来松矢志科研,专注于解决大工业和城镇环保难题,先后主持和参与国家、省、市、区级各类科研计划项目数十项,拥有专利技术14项,为江苏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作出积极贡献。在他的带领下,中电环保业务已拓展至海外40多个国家,作为“一带一路”环境技术合作联合体发起单位,为孟加拉国、越南、印度、土耳其等国家提供了成套设备、技术输出等综合服务。
一枝独秀不是春,百花齐放春满园。在朱来松看来,领军企业应该有领军企业的担当,面向国家重大需求,聚焦碳达峰碳中和目标,环保科技领军企业更应该成为产学研协同创新的“牵头人”,为环保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竭尽所能。
因此,他在积极探索创新,开展企业技术攻关、产业应用的同时,始终倡导资源共享、优势互补的协同创新理念。近年来,中电环保发挥上市公司的人才、市场、资本、经营管理等综合优势,牵头并联合南京大学、东南大学、河海大学、南京理工大学等多所高校以及江苏省环科院人才团队等资源,在各级政府支持下,创建了产业导向、资本纽带、人才驱动的环保产业创新平台,服务环保产业的人才创新创业,促进科技进步、成果转化及产业化,带动环保产业发展。
在此平台上,以市场为导向,产学研各方协同开发了多项新型水处理技术,并进行产业化推广,目前科研成果转移转化至包钢废水零排放、万华化学水处理、深圳污泥处理等重点工程应用上,实现产值近20亿元。而作为一个以人才载体为特征的创新平台,该平台目前已引进省双创、创业南京等高端人才团队20多个,吸引并孵化环保产业链上下游企业41家,为行业的持续创新提供源源不绝的动力。
“环保事业是做不完的”
“用技术守护江苏的蓝天、碧水、净土、青山,这是事关未来的、非常有意义的事。”朱来松对自己的事业始终饱含热爱与激情。在多个环保细分领域,他和志同道合的伙伴们一起努力做到“极致”。
聚焦固废处理--他专攻以污泥、垃圾、农林废弃物为代表的生物质耦合发电技术。目前,污泥干化耦合技术已研发完成,并成功应用推广至南京、苏州、镇江、深圳、广州、武汉等地11个污泥处置基地,年处理污泥总量超200万吨,实现销售收入年均超3亿元,节电32.55万千瓦时/年,减少碳排量6.45万吨/年,有效带动江苏以及全国污泥处置行业的发展。
深耕电力水处理--针对核电站水汽高品质需求,他带领团队自主研发了高精度凝结水精处理装备,系统出水离子含量可达ppb级,成为“填补国内空白首台(套)重大装备产品”,已广泛应用于国内外核电站的水处理。
进军生态治理--针对污染物下河带来的河道水质恶化问题,他带领团队自主研发并设计建设了“水体水质提升一体化装备”,已应用于南京、苏州等地多个示范工程。其中位于南京江宁九龙湖公园里的“分布式智慧水体净化岛”,生活污水水质净化处理规模达6万吨/天,处理后的出水水质稳定达到地表Ⅳ类水标准,是江苏省内执行地表Ⅳ出水标准、日处理规模最大的分布式水体净化项目。